商幫研究
行走在商業(yè)和收藏之間 ——龐萊臣與書畫收藏
時間:2018-04-19 10:26:19信息來源:點擊:761 加入收藏 】【 字體:

   龐萊臣畢生從事實業(yè)和收藏兩項事業(yè),又以實業(yè)的成功支持和實現(xiàn)了收藏的成功,是我國近代最大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之一,尤以收藏書畫冠于東南,雄視群倫,盡其畢生精力和財力收藏和保護了我國許多繪畫藝術(shù)珍品。

行走在商業(yè)和收藏之間

——龐萊臣與書畫收藏

◎陸士虎

2010年9月,在中國湖州?國際湖筆文化節(jié)拉開序幕之際,“趙孟頫”杯中國畫名家邀請賽和龐萊臣“巨象文暉?虛齋名畫”精品展也同時亮相,可謂色彩繽紛,盛況空前。那么,龐萊臣究竟何許人也?

龐萊臣(1864-1949),名元濟,字萊臣,另號虛齋,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zhèn)“四象”之一龐云鏳的次子。他自幼嗜畫,未及成年,就喜歡購置乾隆時人手跡,又刻意臨摹,頗得形似。其父樂而稱道:“此子不愁無飯吃矣!”他畢生從事實業(yè)和收藏兩項事業(yè),又以實業(yè)的成功支持和實現(xiàn)了收藏的成功,是我國近代最大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之一,尤以收藏書畫冠于東南,雄視群倫,盡其畢生精力和財力收藏和保護了我國許多繪畫藝術(shù)珍品,故一生以此自負。

龐萊臣自稱“嗜畫入骨”。他說:“每遇名跡,不惜重資求購,南北收藏,如吳門汪氏、顧氏,錫山秦氏,中州李氏,萊陽孫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歸安吳氏,同里顧氏諸舊家,爭出所蓄,聞風而至,云煙過眼,幾無虛日。其間凡畫法之精粗,設色之明暗,紙絹之新舊,題跋之真贗,時移代易,面目各自不同,靡不惟日孜孜潛心考察,稍有疑竇,寧慎毋濫,往往于數(shù)百幅中選擇不過二三幅,積儲二十余年,而所得僅僅若此?!边@段話很能說明他藏品的來源、收藏的時間,選擇的精審,以及考辨的用心。著名吳門畫家陸廉夫就他的考證工作說:“真贗歧出,一見能決其是非。迨歸其篋笥,復時時重加比對,遇稍不愜意即揮而斥之,致人錄者無遺憾焉。既明且快,慎重周詳如此,何等虛心那!……嘗見其賓朋滿座,外事紛紛,碌碌若不可以終日,及賓退,而手一編矣。或日足繼之以燭,小樓相對,一燈瑩然,仡仡至夜分而不知疲矣。“寥寥數(shù)語,收藏家之風范,約略可見。

同時,龐萊臣還喜歡書法,更酷愛繪畫,山水近法倪之黃,遠宗董、巨;花卉則以南田為宗,對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shù)有很深的造詣,尤精鑒藏。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他在南潯東柵龐宅邊建“宜園”,園林之構(gòu)筑,頗得畫意,成為江南近代園林之上選。園中有“半畫閣重樓”藏書處。宅內(nèi)藏畫之室,名日“虛齋”。據(jù)南潯籍著名作家徐遲生前與筆者所談,凡他收藏的書畫,均蓋上“虛齋”印章,故外國人購買中國古代書畫,皆以“虛齋”之印作為識別真?zhèn)螛擞洝,F(xiàn)在北京故宮里收藏著不少蓋有他“虛齋”之印的書畫。

龐萊臣心氣極高,一般藏品不屑入目,然對貨真價實之物,則重資不吝。他還招賢了一批富有藝術(shù)才華的書畫家協(xié)助其工作,如陸廉夫、張硯蓀、張唯庭、張大壯、吳琴木、邱林南等等,其中張大壯19歲起就為他管理書畫,長達十年之久。據(jù)龐氏后人龐增祥回憶,龐萊臣收藏書畫的過程中,有兩人功不可沒。一為馬玉璋(小名馬貴),二為沈哲明(小名五寶),是龐萊臣的親信二爺,從小就專門伺候龐萊臣,平時則在書房執(zhí)勤,內(nèi)外統(tǒng)管,在龐府可謂“一人之下,眾人之上”。龐氏所藏書畫都由這兩人取閱和收藏保管,故亦精通此道,深得龐氏信賴。馬氏婚后家居上海世述里市房一處,于1948年后病逝,龐萊臣特命孫輩前去悼念,焚香叩拜。沈氏在龐萊臣去世后一直家居蘇州,生前于龐氏后裔保持往來。

關(guān)于龐氏的書畫鑒藏,有幾則故事頗有意思:

第一個故事是有史料記載的,情節(jié)也別有情趣。龐萊臣與吳湖帆等海上書畫家某日聚宴于某酒店。吳湖帆不僅是書畫家、文物鑒藏家,還是美食家,故龐萊臣特地點了吳湖帆最愛吃的紅燒刀魚,草頭墊底。一般人都怕吃刀魚,因魚刺多而細,稍不當神便鯁在喉內(nèi),但吳湖帆卻吃得快而干凈,自有一套吃刀魚的方法。席間,龐萊臣笑說:“這紅燒刀魚是為你點的,你吃給我們看看怎么樣?”吳湖帆當即用手拎起刀魚的頭部,將筷子朝魚的頸部往下一捋,主骨刺全部取出,然后夾起魚肉橫放在嘴里吃,吐出來的魚刺干干凈凈,絲毫不粘魚肉屑。他還說草頭墊底另有一功,萬有絲絲細小的魚骨不慎鯁在喉間,草頭咽下去會幫你消除障礙……滿桌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龐萊臣哈哈大笑,“怪不得湖帆老弟聰明有才氣,這大概跟平時多吃魚有關(guān)吧?”

突然,吳湖帆眼尖,發(fā)現(xiàn)有一落拓文人腋下挾畫軸從窗外屋檐下匆匆走過,遂出門喊道:“哎,先生,請稍等!”

那落拓文人似乎沒有聽見,仍走得匆匆。

“哎——先生,請等我一下!”

吳湖帆邊喊邊急急追去。

那落拓文人停住了腳步,回頭問:“你買畫嗎?”

“買畫!買畫!”

吳湖帆氣喘吁吁地趕到那落拓文人身邊,打開他的畫軸一看,乃是久負盛名的元代名作,號稱“十七筆蘭”(僅用十七筆畫就的蘭花圖)。吳湖帆頓時狂喜,遂以500元買下。

吳湖帆回到酒店,幾位海上書畫家大為感嘆:“你真是慧眼識珍品!”唯有龐萊臣心里一陣納悶,方知自己所藏之元代名作“十七筆蘭”是件贗品,不由暗暗叫苦。于是力求吳湖帆忍痛割愛——轉(zhuǎn)賣給他。

吳湖帆當然不肯答應。但龐萊臣定要收為已有:“任你開價多少!”吳湖帆執(zhí)拗不過,只好無奈讓步:“看在你請人吃紅澆刀魚的份上,我就成全你吧。”

第二個故事是龐氏后人講述的,同時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和價值取向??谷諔?zhàn)爭期間,一位日本朋友通過蘇州一位徐姓畫家來到龐府,說:“想看看龐先生收藏的那幅《鴝鵒圖》?!饼嬋R臣出于禮貌,就拿出了這幅畫,畫作上有乾隆和咸豐兩位皇帝的題跋,蓋滿了收藏家的印章。日本朋友看后愛不釋手,再三提出要買這幅畫,但龐萊臣就是不賣。

過了幾天,徐姓畫家又來到了龐府,說:“龐先生,這個日本朋友就要回國了,對宋徽宗的真跡還想細加鑒賞。借的時間不長,三天后,保證送回?!?/span>

龐萊臣出于無奈,只好把這幅畫借出去了。

三天后,徐姓畫家上門“還壁歸趙”。

但沒料到的是,徐姓畫家復制了這幅畫(畫界稱“孵蛋”),先擺著。這時,這位日本朋友要回去了,徐姓畫家提前一天跟日本人講,如果你出的價錢大,龐先生可能肯賣。結(jié)果,日本朋友就出高價把徐的這幅畫買去了。后來,日本朋友對此有所察覺,但礙于戰(zhàn)爭也就不再追究了。

龐萊臣聞悉后,從此與徐姓畫家斷絕了往來。

對于歷史上的龐萊臣來說,后人推崇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對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書畫負責,并在這種負責中把生命的意志力張揚到了極限點。很難想象,這位儒商型的書畫鑒藏家,是如何一邊應付忙碌繁重的事務,一邊潛游于書畫之海的。這完全是兩個世界:一邊是開店辦廠,競爭激烈,危機四伏,禍福無常;一邊卻是明月清風,古色古香,天馬行空,神游八極。如果說經(jīng)商辦廠是一種生存手段,那么,只要稍有空隙,或者晚間,他就躲在書齋,那潛心面壁的苦思和神采飛揚的吐納洋溢著另一種人生的追求和精神。這時候,一張張古代書畫,經(jīng)過他小心翼翼地求證和梳理,漸漸地變得鮮活靈動起來;而博大精深的經(jīng)典秘藏,也在他的筆下折射出云蒸霞蔚的萬千氣韻。

可以認定,龐萊臣一生刊印過三部藏品目錄,即《虛齋名畫錄》、《虛齋名畫續(xù)錄》和《中華歷代名畫記》,還有《歷代名畫共賞集》、《名筆集勝》二部藏品圖錄,共刊錄其珍藏900多幅。

《虛齋名畫錄》是他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所刊印,共16卷,收錄歷代藏畫538牛。起自唐代,止于清代,分列卷、軸、冊頁三類,按時代先后為序,每種詳記紙絹、尺寸、題跋及印章。凡題跋之高寬、鈐記之位置、文字損蝕或訛脫處,悉照原本備載。書前有鄭孝胥序及編者自序。鄭孝胥序云:“虛齋主人收藏甲于東南,其所錄者,止以家藏為限,惟錄秘玩所蓄以廣流傳。虛齋所閱既夥,   心得益深,然謙慎不另評騭,則其書之質(zhì)謹嚴尤為可貴?!蹦└疥懟謺箢}云:“虛齋愛古人畫而自能畫,畫既精能,扶古人之精,浸潤涵濡久,遂具此正法眼?!?nbsp;                            

《虛齋名畫錄》所著錄的歷代藏畫中,唐、宋、元三朝名跡約三分之一,多為歷代收藏大家,如項元汴、趙孟頫、賈似道、徐渭仁、安歧、梁清標等豪門舊物,又有三希堂、石渠寶笈至宣和、政和時代的宮中之物。此書著錄其收藏歷代名跡,最著名者有:唐閻立本《鎖諫圖》、唐韓幹《呈馬圖》、五代趙駙馬《神駿圖》(趙文敏書合璧)、五代董北苑《夏山圖》、宋徽宗《雪江歸悼圖》、宋徽宗賜鄆王楷《山水》、宋李龍眠《醉僧圖》、宋米敷文《楚山秋霽圖》、宋徽宗《雙鴳圖》……可謂名跡如林,令人嘆為“山?!?,其中任何一件都堪稱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絕品。另外,元、明、清各代,有管仲姬、王孤云、任月山、張子正、黃子久、王叔明、吳仲圭、倪云林、文徽明、石濤、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更是琳瑯滿目。

16年后,龐萊臣以其后來陸續(xù)所得,又刊印《虛齋名畫續(xù)錄》四卷,補錄后收入畫200件(包括補遺六件),以朝代先后列卷、軸、冊頁三類,體例大致同前,實為近代著錄最豐富之作。值得一提的是,《續(xù)錄》所著錄者為龐萊臣于宣統(tǒng)元年之后十余年中收藏的古畫。在這危殆時期,龐萊臣更以保存國粹精華為已任,這種精神值得今天的我們傳承和弘揚。書前有朱孝臧序及自序。他在自序中稱:“生不逢辰,適更國變,從此杜門謝客,日以古人各跡為伴侶,品藻山水,平章真贗,亦聊以消磨歲月,遺送余年而已。”又描述其收藏過程中說:“故里民族因遭喪亂,避地來滬,往往出其所藏,……以余粗知畫理兼嗜收藏,就舍求售者踵相接。余遂擇其真而且精者,稍稍羅致,然披沙揀金,不過十分之一二,因思古人所作,殫精竭思,原冀流傳后世,歷久勿佚。余自問生平無得意事,無勝人處,惟名跡之獲,經(jīng)余見雖展云煙過眼,而嗜癡成癡,所得在是,所勝似亦在是。彼蒼蒼者,殆不欲名跡湮沒,特令褒集之以廣流傳耶。緣輯續(xù)錄,自唐宋至國朝,分列四卷以供后人供欣賞焉?!睋?jù)統(tǒng)計,宋元以前的名跡保存有82件,只占其整個藏畫的百分之十五,其余百分之八十五都是明清的藏畫,其中吳門畫派的卷軸有44件,占明清名跡的十分之一,清初“四王”的卷軸、冊頁占十分之二。龐氏在序文中多次講到歷代名跡應該廣為流傳,但他的一些藏品,卻在自己尚在世時就已流散海外,其中以流入美國各大博物館為多。讓人百思不解的是,龐萊臣是商賈藏巨富,既然自稱“嗜畫入骨”,為何又出售書畫名跡?北乃中國書畫收藏界之一謎也。據(jù)著名文物鑒賞家王世襄生前說,龐氏僅賣到美國華盛頓,被福履爾美術(shù)館收藏的就有好幾件宋代名畫。如宋郭熙《溪山秋霽圖》、宋龔開《中山出游圖》、元吳鎮(zhèn)《漁夫圖》等。

1915年,龐萊臣為參加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又印行一冊《中華歷代名畫記》精裝本,中英文對照,著錄有唐至清代所藏名畫(卷軸)81件。此外,除1909年龐萊臣刊印過珂羅版影印的《歷朝名畫共賞集》圖錄3冊外,收入名畫30幅;龐氏親屬龐秉禮、姚子芬、樊伯炎等人還于1940年刊印過珂羅版精印的《名筆集勝》圖錄5冊,每冊收入名跡16幅,共計80幅。當時龐萊臣在美國展出的珍品中,有唐代韓幹的《呈馬圖卷》、王維的《春溪捕魚圖卷》絹本等4件;五代周行通的《牧羊圖軸》、黃荃的《秋坡野雀圖》等3件;宋代蘇軾的《鳳尾竹圖軸》等27件;金代李山《風雪松杉圖卷》;元代趙孟頫的《陶靖節(jié)像軸》與《胡笳十八拍圖軸》等16件;明代唐寅的《夢仙草堂圖卷》與《秋風紈扇圖》等14件;尚有清代王覽的《溪山雪霽圖軸》等17件。以上81件皆可堪稱中華古畫之國寶,倍愛歐美畫家和鑒藏家的青睞。

據(jù)《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書畫卷》著錄,原為龐萊臣收藏及《虛齋名畫錄》、《虛齋名畫續(xù)錄》收藏的五代至清代名畫40余件,其中上海博物院19件,故宮博物院收藏18件。近悉,目前己查錄流失海外的中國歷代名畫多達2300多件,無疑龐氏的收藏可為廣泛尋找中國歷代名畫的下落提供相關(guān)的線索。龐萊臣畄下的這五部藏品目錄(圖錄),可以說都是歷經(jīng)歲月的磨礪和嬗變而凝成的心血之結(jié)晶,深印著他立志為收藏中國書畫跋涉探求一生的心靈軌跡。他的所有的遭際和追求,包括滾滾的財源,都以另一種形式流傳了下來。也許這就是“虛齋收藏”的終極含義吧?

龐萊臣一生幾乎都是在書畫收藏和興辦實業(yè)之間奔波徘徊,往往是商場相當紅火時,卻激流勇退,回到故居的書齋做學問;學問做得很投入時,又不得不打點行裝去辦實業(yè)。在有些人看來,這或許相當不錯。但對于龐萊臣來說,毋寧是一種無奈。不難想象,商界人格和文化人格的沖突,如何鑄就了他終身性的困頓。正是在那匆匆趕路的滾滾車輪和飄然歸來的帆影背后,隱潛著中國儒商的悲哀。

當抗日戰(zhàn)爭的硝煙炮聲逼近江南的時候,他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從此,他不再從事實業(yè),關(guān)起門來當寓公,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書畫收藏,直到1949年3月8日在上海病逝。至此,我們對他的一生的追溯也到了該結(jié)束的時候了。但我覺得,作為中國近代著名的書畫收藏家和鑒賞家,他的藝術(shù)生命仍像一棵參天大樹,頑強地站在人們的視野盡頭,依然郁郁蔥蔥。

為了探求龐萊臣的心靈歷程,我們不妨再走出南潯古鎮(zhèn)龐氏的庭院,審視一下那些處于亂世中的虛齋藏品之命運。

南潯淪陷之初,日本即派專人到南潯龐萊臣住宅搜覓所藏古畫,但早有心機的龐氏早已悄然地把這些珍藏運往上海成都路世述里寓所。龐萊臣去世前,曾將家藏書畫作為遺產(chǎn)分為四份,其中一份三房共有,采取“抓鬮”的辦法,由其后代繼藏。上海博物館初建時,曾購得其中一房的藏品,其子龐秉禮(龐萊臣的侄子,過繼為兒子)與孫龐增和、龐增祥于1952年還聯(lián)名將家藏宋代朱克柔的緙絲作品《蓮塘乳鴨圖》等捐獻給上海博物館,被視為該館精品之一。龐增和于1995年底在蘇州去世,時年63歲?!拔母铩鼻八疫€存有不少其父遺藏。據(jù)龐增和的女兒龐叔令說,龐增和生前在兩個地方向國家捐贈書畫和文物:一處是1959、1962年向南京博物館捐贈古畫137件,116種,共257幅;另一處是1953年、1959年向蘇州博物館捐贈文物39種,其中書畫34種。龐叔令說,她和母親至今還保存著當年捐贈的收據(jù)憑證。由此可見,富甲江南的虛齋藏品,目前大多“落戶”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館、蘇州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的一此博物館和藝術(shù)館等。近年來,許多虛齋藏品紛紛面世,成為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龐氏生前感喟“云煙過眼”,事實上不僅是“過眼”,而且已“過?!绷?。

2001年,筆者任《南潯旅游》主編時,曾收到過蘇州市委黨校胡明(龐氏后裔親屬)的一份來稿,閱后加了“編者按”在報上發(fā)表。這篇文章記述了時任江蘇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曹克明在百忙之中,關(guān)心和幫助龐氏家人王念瑛女士解決住房困難問題,體現(xiàn)了為民服務、排憂解難的崇高品質(zhì)和風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銘記。


(編輯: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