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經濟周期的收縮期會持續(xù)多久?——兼及我國當前經濟形勢分析與瞻望
時間:2009-06-16 09:16:08信息來源:不詳點擊:534 加入收藏 】【 字體:
上一頁下一頁經濟周期的收縮期會持續(xù)多久?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已經形成了3個周期。最近一輪經濟周期的波峰年是2007年。從2008年開始,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收縮階段。本輪經濟周期的收縮期會持續(xù)多久?怎樣從經濟周期運行規(guī)律的角度把握將來宏觀經濟走勢,并響應進行宏觀調控?回答這些題目,必要深入研究經濟周期的制度特性和形成機制。

  不同經濟體系體例下經濟周期形成的緣故原由和機制

  形成經濟周期的直接緣故原由是總需求與總供應不同等。人類社會經濟實踐注解,無論是資本主義經濟,照舊社會主義經濟,經濟的周期性波動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說,經濟周期是當代社會經濟運行的普遍征象。但在不同經濟體系體例下,經濟周期的制度緣故原由和形成機制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體系體例下,存在如許一種力量和機制,它能夠主動把經濟推向擴張階段,并最終導致總需求大于總供應,即呈現(xiàn)出總需求膨脹的過熱狀況,也就是產出不足。產出不足的出現(xiàn)意味著資源已被過度行使,也意味著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出現(xiàn)失衡。當經濟的高速增加受到資源束縛而不能持續(xù)下去時,過熱的經濟就會進入收縮階段。經濟收縮現(xiàn)實上是對經濟總量和結構的一種調整。當經濟通過收縮完成調整后,這種力量和機制又會很快把經濟重新推向擴張階段,導致新一輪的需求膨脹和經濟過熱。如此循環(huán)不已,就形成了計劃經濟條件下以需求膨脹為特性的經濟周期。

  計劃經濟中存在的能夠把經濟推向過熱狀況的力量,源于傳統(tǒng)公有制條件下企業(yè)的軟預算束縛。在計劃經濟體系體例下,傳統(tǒng)公有制企業(yè)占有絕對統(tǒng)治地位。它們在各級政府的“父愛主義”珍愛下,具有軟預算束縛的特點,其中尤以國有企業(yè)最為緊張。在軟預算束縛下,因為企業(yè)用于投資需求和消耗需求的統(tǒng)統(tǒng)付出都不取決于企業(yè)的經營狀態(tài)和貨幣存量,因此企業(yè)中普遍存在著強烈的投資驅動和消耗驅動。這勢必會把社會的投資需求和消耗需求推向膨脹狀況,最終導致總需求膨脹或總供應短缺,使計劃經濟體現(xiàn)為短缺經濟。

  在市場經濟體系體例中,存在著一種不同的力量和機制,不僅可以把經濟推向經濟擴張和需求膨脹,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又會把經濟推進到收縮階段,并最終導致總需求小于總供應即有用需求不足的狀況,也就是產出過剩。產出過剩的出現(xiàn)意味著資源沒有被充分行使,從而經濟運行呈現(xiàn)“冷”的狀況。這種力量源自企業(yè)硬預算束縛。無論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照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其中的企業(yè)都具有硬預算束縛的特點。這意味著企業(yè)不存在超出其預算能力的擴張驅動,由于它們必須自大盈虧,即企業(yè)要想生存就必須用本身的收入抵償用于需求方面的統(tǒng)統(tǒng)付出并取得利潤。企業(yè)對利潤的尋求,一方面會把經濟推進到擴張階段,甚至在需求過旺的狀況下還會把經濟推向過熱;另一方面,因為國民收入中利潤和工資是此消彼長的,企業(yè)對利潤的尋求必然會把居民的消耗限定在一個相對狹窄的范圍之內,從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導致經濟中出現(xiàn)消耗需求不足。這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本質特性和固有機制。在這種力量和機制的作用下,消耗需求相對不足是常態(tài)。投資需求是由消耗需求派生出來的引致需求,因而消耗需求不足必然會導致投資需求不足,并最終導致總需求不足或生產過剩,從而把經濟推向收縮階段。只有在經過收縮階段的充分調整和能量蓄積以后,經濟才有可能重新進入擴張階段。這里所說的能量蓄積,是指居民購買力的進步即有用消耗需求的增長。在經濟冷落時期,居民購買力的進步既依靠于收入的增長,更依靠于物價水平的降落。伴隨社會購買力和有用需求的增長,企業(yè)尋求利潤的本能和市場經濟固有的機制又會把經濟推進到擴張階段,直至出現(xiàn)新一輪的有用需求不足。如此循環(huán)不已,就形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以需求不足為特性的經濟周期。
  熟悉經濟周期制度特性和形成機制的實際意義

  理解經濟周期的制度特性和形成機制,對于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經濟周期的特性、掌握宏觀經濟運行規(guī)律、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具有實際意義。

  從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增加率最高的波峰年分別是1978年(11.7%)、1984年(15.2%)、1992年(14.2%)和2007年(13%);經濟增加率最低的波谷年分別是1981年(5.2%)、1990年(3.8%)、1999年(7.6%)和2009年(假設2009年為本輪周期的波谷年,增加率為8%)。假如依據(jù)波峰年計算周期的長度,從1978年到2007年的29年間,統(tǒng)共形成了3個經濟周期,周期的平均長度為9.66年;若依據(jù)波谷年計算周期的長度,從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間也形成了3個經濟周期,周期的平均長度為9.33年。這就是說,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周期的平均長度是9.5年左右。如下圖所示。

  圖中坐標的橫軸透露表現(xiàn)時間(T),縱軸透露表現(xiàn)GDP增加率(G)??梢郧宄乜闯?,從1978年到2009年,我國經濟運行出現(xiàn)了4個波峰和4個波谷。按波谷年計算,本輪經濟周期始于1999年,假如沒有大的事件發(fā)生,應當止于2009年。按波峰年計算,本輪經濟周期始于1992年,止于2007年。周期的波長長達15年之久,因而在圖中出現(xiàn)了一個開口很大的“V”字形。

  本輪周期之所以呈現(xiàn)如許的特性,一方面是這期間宏觀調控政策發(fā)揮了積極結果,使得經濟上升期得以延伸;另一方面是由經濟體系體例特性造成的。既然計劃經濟體系體例自己就存在一種把經濟推向過熱的力量和機制,因此計劃經濟體系體例下周期的擴張期一樣平常比較短,通常只需2—3年的時間就可以把經濟從波谷推向波峰。而要克制強烈的擴張驅動,把過熱的經濟壓縮下來,則必要較長的時間,一樣平常會長達5—7年。而市場經濟體系體例則存在一種把經濟推向收縮或衰退的力量和機制,經濟周期是以有用需求不足為特性的,并且有用需求不足是市場經濟的常態(tài)。因此,在純粹的市場經濟體系體例中,經濟周期的擴張期一樣平常比較長,通常有6—8年甚至更長,而收縮期則比較短,一樣平常只有1—2年甚至更短。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體例初步建立。因此,始于1999年的新一輪經濟周期,就呈現(xiàn)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張期較長的特點。從圖中可以看出,經濟從處于波谷的1999年運行到波峰的2007年,長達8年。我國經濟運行中如許一個前所未有的征象,是兩種經濟體系體例轉換的效果。

  既然市場經濟體系體例下經濟周期具有擴張期長而收縮期短的特性,因此,可以展望本輪周期的收縮期將會大為縮短。假如世界經濟不出現(xiàn)更大程度的衰退,我國經濟很可能只需經過2008年和2009年兩年的時間就會結束調整。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也支撐這一結論。當2009年經濟完成筑底以后,我國經濟會重新進入擴張期,并且擴張期可能會長達七八年之久。

  理解經濟周期的制度緣故原由和形成機制,對于改善宏觀調控也具有緊張意義。其一,因為計劃經濟體系體例下和市場經濟體系體例下經濟周期的形成機制不同,因此,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平抑經濟周期性波動的重要義務和難點是如何克制經濟過熱而不是刺激經濟增加;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平抑經濟周期性波動的重要義務和難點是如何刺激經濟增加而不是克制經濟過熱。但在我國現(xiàn)階段,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體例已初步建立,但經濟中仍然存在著計劃經濟成分。因此,目前我國經濟既存在把經濟推向過熱的力量和機制,也存在把經濟推向過冷的力量和機制。這就意味著政府在調節(jié)宏觀經濟運行時,面臨著刺激經濟增加和克制經濟過熱的雙重義務。其二,熟悉經濟周期在市場經濟中的運行規(guī)律和特性,有助于政府在制訂擴張性或收縮性的經濟政策以及進行政策轉換時,加強預見性,避免滯后性。其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的復蘇必要能量的蓄積,即社會購買力分外是消耗者購買力的進步,因此,為刺激經濟增加,政府不僅應當采取減稅、增長轉移付出、降息等措施刺激有用需求,更應當攤開市場價格,許可價格向下調整,以進步社會購買力。(人民日報)
(編輯: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